珠宝:从古代受人追捧到如今的少人问津,珠宝到底经历了什么

首先得说,珠宝的概念,现代和古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们如今说的珠宝,全称应该是珠宝首饰及其材料。而古代指的金珠宝贝则与现代概念不同,金指的是黄金,珠是珍珠,其余的所有包括玉石、宝石则统统被归于了宝贝之内。在古代人们称呼珠宝还有一个称呼。想必许多朋友都看过一些古装电视剧里面,主角要出远门或者躲避灾祸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准备工作,那就是收拾金银细软,其中金银指的并非真正的黄金白银,而是只得白银和铜钱、银票之类的货币。细软则指的就是珠宝。

在古代由于实物货币不易携带,储存在家又容易招来心怀不轨的人的窥视。因此,当时的人们常常会将自己的钱财换为更小更容易隐藏的一些物品,例如名贵的宝石、首饰、古玩、和玉石。而在那时,一个人的身家是否丰厚,并不能从他的钱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之携带了小箱子的旅人也可能是一个拥有倾国之富的超级富豪。例如在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在跟随李甲从良之后,虽然没有携带大量钱财,但是其实她随身带着的小小的百宝箱之中却盛着许多价值连城的珠宝,书中说法是“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

既然是财富的象征,那么对于老百姓而言,自然没有人会不接受。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中国民间一直都有一个习俗,当家里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她的母亲变会存钱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一对镯子,有钱的人家会买一对镶着宝石的金手镯或者玉石手镯,没钱的也会买上一对银手镯,最差也得是铜手镯作为日后女儿的嫁妆,这样一来,如果女儿在出嫁之后日后遇到什么事情,这对手镯便可以用来应急傍身。

但是等到了现代,虽然我们的经济的到了很大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却可以明显的发现,老百姓对于珠宝的兴趣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原本作为保值和财富象征的珠宝不知在何时演变成了妇人们专属的装饰品。

至于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现代人对于珠宝的定义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古代已经大不相同。古代对于珠宝的定义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延伸,其要求也很简单,就是价值高昂。而现代则对这一定义进行了改变,国家标准对于珠宝的新定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词语:美丽、耐久、稀少。而更加偏重于前两个方面。使得整个倾向性偏向于装饰作用。

而现代的加工方式的发展,在许多珠宝品牌的产品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原本除了本身材质价值连城之外,还需要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的珍宝,转眼变为了流水线作业上的批量产品,珠宝从业人员尤其是加工者们丢掉了责任心,没有了过去“百件货百种样”的用心。并且由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所谓品牌实际上均是代工生产,本身并不设计加工,仅仅做品牌营销和销售工作,因而就导致代工厂为了能够尽快供给产品,大多采用批量复制形式,或者仅仅对款式进行微小变形。但这种情况却导致了效率上来了,价值却没有了,放眼望去满眼全是“双胞胎”一样的规格产品。

第二点在于整体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古代,作为财富象征的珠宝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无论是什么材质,都具有非常好的流通性,变现非常便捷。不管是在当铺还是拍卖行,变现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铺当东西,许多人的印象被影视剧所误导,以为当铺典当一定是会损失大笔金钱。但是在实际上,古代当铺提供三种典当方式:活当、死当和平当。前两种多是一些穷苦人家以及急需用钱的人,而最后一种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拍卖。所有者将物品寄放在当铺有当铺帮忙寻找买主,然后当铺再从中抽取佣金。当铺为了能够多拿佣金,自然不会甘心物品卖的价格太低。而这种方式对于越稀有的珠宝,出手的速度越快。这一点上也和现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当然,在这里也得承认,如果对于那些财务状况良好的人,当铺就是一个集拍卖和便捷变现为一体的服务机构。但是对于急用钱的人而言便是一个敲骨吸髓的吸血鬼,高利贷银行。但是在现代,当铺行业的消亡固然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却从一定程度上使得普通人失去了将手中保存的珠宝类产品便捷变现的一个重要通道。当然,就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珠宝类产品而言,即便是当铺不消亡估计也很难起到古代的作用,毕竟产品差距实在太大,典当就不说了,寄卖估计也很难卖的出去。现代当铺只是名义上的“当铺”,实际上只是做房产和汽车抵押生意的金融借贷公司

事实上,现代珠宝少有人问,市场行情越来越差的最主要原因也在这里—没有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很无奈的事实,即便是有很多从业人员不肯承认,但是事实的真相便是虽然有许多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所谓的免费换新服务。但是,在事实上这种服务并不等同于价值保值。道理很简单,只要你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知道,例如A品牌的产品,拿到B品牌去,你就会发现兑换时价值的差异有多大。当然这一方法在黄金和具有国际认证的大分数钻石上面除外。

除此以外,对于现代的消费者而言,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玉石类的产品往往售价高昂,但是当我们购买之后想要将其变现几乎没有可能。现代的当铺只接受黄金和钻石。而且钻石典当的时候能够变现原来价格的一半都难。至于玉石,根本没有可能。除非具有相当高品质的玉石,例如极其高品级的翡翠和和田玉可以通过拍卖行拍卖的方式来变现之外,其他的就只能当成装饰品。这一情况在古代几乎不能想象。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一个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现代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民主程度都远比古代人生活的时期高很多,但是我们却失去了贵气。虽说中华民族的含蓄与内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贵气并不等于张扬与奢侈。而一些无良的金融机构的虚假宣传也使得很多一部分人选择了那些所谓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不得不说这也是现代人对于珠宝类投资越来越没有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88